2017年, 第1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7-03-20
  

  • 全选
    |
    民族学
  • 张佳生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7, 19(2): 97-101.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红楼梦》是一部影响非常广泛深远的小说,自以抄本行世以来,在社会上尤其是在旗人中的影响越来越深刻。这部由清代旗人创作的小说,很早就被认为描写的是旗人社会生活,并一直受到旗人的特别关注,从这一角度进行了阐述。注重这部小说与旗人的关系,对深入研究《红楼梦》和八旗文化,也许会有更多的发现。
  • 王晓辉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7, 19(2): 102-107.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为加强对蒙古地区的治理,康熙皇帝于热河地区建立木兰围场与避暑山庄。康、乾二帝频繁巡幸热河并展开抚绥蒙古、处理政务、参与热河事务管理等政治活动,深化了清廷对蒙古地区的统辖,加强了中央对北部边疆的统治,客观上提升了热河地区的政治地位,促进了热河地区经济发展。
  • 伦玉敏,董小梅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7, 19(2): 108-113.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近30年来,中国大陆口述史学发展迅速,学者对口述史学理论的建构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关于口述史学性质的“学科/方法”之争还在持续,实践中学者们多从方法角度开展研究。文学叙事型书写/叙史方式是当下大陆史学家进行口述史书写的主要方式。口述史学应努力形成明显区别于人类学等学科的学术理论、方法体系和公认的书写范式,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具有严格规范、特色鲜明的中国历史学分支学科。
  • 经济学
  • 李秀莲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7, 19(2): 114-118.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从散杂居民族地区城镇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入手,以内蒙古散杂居民族地区城镇化为例分析了城镇化中的环保问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民族地区城镇化中,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支持,在对不同利益相关者区分界定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实地调查等方法获取利益相关者的环境诉求,从而合理确定散杂居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中环境信息披露的模式和内容,从实务的角度提出完善环境信息披露的具体建议。
  • 赵 奥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7, 19(2): 119-123.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点区域,自上世纪新中国建立以来,产业结构一直处于重化工行业压倒性发展态势,并且在盲目追求经济高增长的发展目标指引下,环境污染愈发严重。长久以来,畸形化的产业结构与生态保护认知盲区,使得辽宁经济发展福祉被生态环境负荷逐渐侵蚀掉,从而造成整个省域范围内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将生态学中的生态位模型应用于辽宁省生态环境负荷的适宜度研究,通过适宜度水平的测度,准确把握辽宁省1995~2014年生态系统的运行状况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症结所在,最后从产业结构、公众认知和技术创新等角度,提出提升辽宁省生态环境负荷适宜度的具体措施。
  • 刘 容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7, 19(2): 124-129.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制度是文化的产物,一种制度安排必然建立在对世界认知的基础之上,反映所在群体的共同追求。以世代传承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民族文化传统势必会深刻影响制度的设计与选择,而制度天生具有的约束力和强制性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强化、深化文化传统。日本江户时代的“奉公人”制度就是一种与“和”观念、集团意识、等级思想、“家”原理等民族文化传统高度契合的经营管理模式,其终身雇佣、年功序列等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一直延续至今,已经内化、沉淀成了一种社会文化。“奉公人”制度充分验证了文化传统与制度安排之间是一种相互蕴含、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
  • 管理学
  • 张俊英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7, 19(2): 130-133.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以青海互助县为例,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现状为切入点,探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对策,以期合理开发文化资源,为民族地区旅游业注入一股新的活力与动力,实现两者更好的融合发展。
  • 孙 明,姜 冰,路 萌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7, 19(2): 134-139.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以创作出极其符合当地场所精神气质的作品—《逍遥游》为例,通过分析该公共艺术作品创作过程,阐明作品所在地本土文化的独特性,以及这种独特性是如何通过公共艺术思维符号化、行为化,进而用公共艺术家特有的社会责任感重塑本土文化精神。通过对作品创作过程的发掘,提炼出一种符合社会当代发展的公共艺术设计思维方式,以此为指导进行系统创作,最终达到一件或一系列“有社会意义的核心思想、公共空间、公共参与、公共受益”的优秀公共艺术作品。
  • 文学
  • 刘亚娟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7, 19(2): 140-148.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梳理中国少数民族古代文论研究的三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后-70年代 、80-90年代、新世纪以来,厘清中国少数民族古代文论研究在每个时期的特点及前后之间的联系。指出随着时代变化,研究话语由少数民族古代文论向多民族文论发展,研究的方法与视角也由单一的文学理论向文化学、诗学、比较文学推进,并且整合社会学、宗教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知识,使少数民族古代文论成为一门跨学科、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的研究共同体。
  • 阿 荣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7, 19(2): 149-152.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从体例框架、研究视角、史料角度入手,阐述了蒙古族地域文学史的编写特征。蒙古族地域文学史的编写者以地域文学发展演变为线索,时代为序,体裁为纲,展现了各地区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作家作品,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鉴于地域文学史编写中存在的问题,以后的地域文学研究应突出各地区文学之间的差异及他们之间的互补关系,同时需要开拓研究方法和内容。
  • 管宗昌,姜秀莎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7, 19(2): 153-158.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管子·牧民》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是先秦时期治国理论的总结和经典表述,于中国治国文化中影响深远。阐述了“礼”“义”“廉”“耻”四者的内涵,认为它们分别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是那个时代治国文化的结晶。通过分析指出,“礼”被塑造为社会规则,但同时也是人性需求,是外在规则与内在修养的结合;“义”的出现有时代性,是对礼的有益补充;“廉”则强调对于高节的坚守;“耻”是道德的底线。从中既能看出《管子》对治国理论的维度设计,同时也能对今天的价值观与道德建设提供借鉴。
  • 教学研究
  • 袁 飞,徐丽曼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7, 19(2): 159-161.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多元文化背景差异是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殊人际关系困扰的主要原因。克服困扰的有效路径,一要懂得“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华民族最突出的特征,要树立多民族与多元文化共存的意识;二要懂得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人际交往,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完成社会化进程的需要;三要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的特殊原则,积极有为地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四要了解少数民族同学间人际关系处理的特殊技巧,提高自身人格魅力和交往能力。
  • 于桂敏,尤广杰,马 虹,韩 松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7, 19(2): 162-166.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依据人本主义理论,以大连民族大学女教师为研究对象,剖析了高校女教师的多元化角色、角色冲突以及内心强烈的独立自我意识,解读了高校女教师在学科领域存在的困惑和迷茫,强调要提升高校女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保证其学术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拓展高校内的多重渠道,综合利用各种因素帮助其树立起良好的自我认知以实现女教师的自我价值。这也是推动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郭景福,程 文,郭春红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7, 19(2): 167-170.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相较于其他管理学教学方法,《企业管理案例分析》教学突出问题导向、实践取向和实际能力趋向,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鼓励学生融入团队并重,将案例学习与学生未来就业创业紧密结合。完整的企业管理案例教学过程由案例背景介绍、案例展开,以及案例讨论、分析与总结三个阶段组成,其要素包括管理案例、教学组织、教师和学生,只有在教学中恰当、准确和综合发挥四要素的作用,才能够确保案例教学的有效性。
  • 王春芝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7, 19(2): 171-177.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自1999年扩招生毕业开始,毕业论文质量持续下滑,从而导致论文取舍的争议。从毕业论文存废之争的起源出发,通过对导致论文质量下滑的整体经济、社会环境的分析挖掘问题产生的导因,并结合英国经验针对核心问题及其导因,梳理解决问题的路径及基本策略,以期为相关各方理清思路。
  • 邓 宁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7, 19(2): 178-180.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旅游电子商务方向在“互联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需求,对旅游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中“互联网产品设计”课程建设进行研究与探索,提出了对该课程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的一些途径和方法。近年来相关教学实践表明,采用该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互联网产品设计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 郭仕超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7, 19(2): 181-184.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古代汉语”是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各少数民族学生学起来难度较大,要想有效推进教学进程,需进行课程改革。结合大连民族大学的教学实践,提出调整教学内容,坚持以学生为本,重在创新能力培养,以达到提高各民族学生的古籍阅读能力,传承中国文化的目标。
  • 田国胜,王 健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7, 19(2): 185-187.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大学校园危机防范与应对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即大学生危机意识不强,高校危机应对措施难以到位,高校危机管理保障难以长效。大学校园危机防范,应当建立校园危机防范和预警机制,厘清校园危机类型理性应对,实施校园危机处理全过程联动应对等策略。
  • 李梦莹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7, 19(2): 188-192.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了2015年、2016年两届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总决赛中民族健身操舞项目的相关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地阐述了民族健身操舞类项目的参赛人数及单位、参赛组别、竞赛内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提出了中国民族健身操舞的发展趋向,为中国民族健身操舞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