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第2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1-07-20
  

  • 全选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高永久, 冯辉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1, 23(4): 289-295.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马克思主义民族学有特定的学科定位、研究内容和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民族学既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一切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共同体,民族自身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及内外表现,民族在社会结构中的要素、形式和特征,民族问题理论及解决的纲领政策等。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始终坚持存在的物质性、变化的客观性、关系的整体性、作用的双重性、目标的融合性等立场原则,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等特点。
  • 孙守朋, 耿靖雯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1, 23(4): 296-301.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从先秦时期形成的“五方之民”格局,到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进经历了由“自在”到“自觉”的过程,直至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明确提出,每个历史时期都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历史考察中可以得出:国家统一实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基础,民族团结系根本凝聚力,文化认同乃根本向心力,此三点认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 刘洋, 朱鹏飞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1, 23(4): 302-307.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经过晚清以来一个多世纪的反复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国找到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国家建构新模式,即从过去的“同质性”建构走向多元一体思维下的“关系性”建构。围绕“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转变这条线索,透过晚清、民国和新中国各个时期对“中华民族”一词的表述变化来展示中国进行民族国家建构的思路变化,并以此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新概念的形成过程和理论意义。
  • 管理学
  • 毛海军, 郑世林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1, 23(4): 308-313.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国有企业领导者的领导力水平是影响国企发展的关键指标,其中对员工价值观的管理逐渐成为领导活动的重点。价值领导力强调以价值观管理为核心,包括价值提炼、价值沟通与价值落地三个维度,其作用机制表现为遵循理念-传播-内化的价值逻辑。在理念范畴内包括共性与个体两个部分,在传播过程中分为认知、认同与实践三大方面,在内化层面强调既要在组织层面落地,又要在个人层面见效。通过构建价值领导力并厘清其中的作用机制,揭示国有企业领导者通过价值观管理与制度管理实现价值领导的过程,为领导力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新视角和新方法。
  • 刘俊民, 刘彦囡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1, 23(4): 314-318.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在对虚拟团队的定义及其与传统团队的区别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探讨了虚拟团队评估中应该遵循的观察纬度和既有的标准及模型。指出,鉴于内外环境的不同和团队类型的差异,对具体虚拟团队的评价没有普遍的、统一的标准可循,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特别要注意文化背景的不同所带来的误解和信任危机。
  • 张艳, 孙文雅, 张剑锋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1, 23(4): 319-323.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当前辽宁老字号存在升级换代缓慢、与消费者情感互动不足、品牌推广效应较差、网络营销乏力等问题,提出了辽宁老字号应发挥高校的人力资源、良好的教学与科研基础、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经验等优势。指出在校企合作上,通过撬动老字号品牌校企合作的核心需求、建立高校参与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发挥行业协会等第三方力量的协调作用、提升政府对产业环境支持力度来促成校企合作深度发展,进而促进辽宁老字号发展。
  • 经济学
  • 谢宗棠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1, 23(4): 324-330.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空间面板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利用2002-2018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了民生财政支出对贫困减缓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的减贫效应显著,民生财政支出与贫困减缓在空间上呈现非均衡分布,民生财政支出对贫困减缓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民生财政支出对贫困减缓还具有显著的门槛特征,在以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两个门槛值(=10.5694, =11.4813)划分的三个不同的区间内,民生财政支出对贫困减缓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高。
  • 高强, 蒋北辰, 谢家平, 安博文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1, 23(4): 331-339.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经济全球化,国际合作研发是企业能否提升创新绩效的关键。以2014年—2019年高新技术产业的203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泊松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来研究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合作研发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研发能力、企业海外人才资源对两者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的国际合作研发和创新绩效之间有正向关系,还有倒“U”型关系;研发能力正向调节企业国际合作研发与创新绩效;海外人才资源正向调节企业国际合作研发与创新绩效。
  • 文学
  • 乔世华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1, 23(4): 340-343.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20年代,向培良在《中国戏剧概评》一书中对郭沫若早期历史剧《三个叛逆的女性》等提出了严苛的批评,认为郭沫若历史剧“教训”色彩浓重、人物塑造机械呆板、脸谱化等。向培良意在以此引进和宣传纯正的戏剧艺术观念,从戏剧创作和戏剧理论两方面正本清源。他的批评意见显然未能真正发挥效用,郭沫若在后来的历史剧创作中一仍其旧并有巨大反响,但这些意见为后人看待历史剧、认知戏剧提供了理性视角和思路。
  • 语言·文化
  • 李天雪, 王鸣晖, 欧华鹏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1, 23(4): 344-348.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新兴出版方式广兴,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渐成大势。以民族地区建社历史久、在融合出版实践中具有一定成果的漓江出版社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总结出漓江出版社“三位一体,纵横发展”的融合出版路径。漓江出版社以纸质出版为核心,横向发展空间出版,纵向繁荣数字出版,三位一体,形成了文字、图片和视频融合呈现,出版社、高校和地方机构融合互补,平台、论坛和运营融合推广的融合出版思维,在民族地区出版社中独树一帜。
  • 金欣欣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1, 23(4): 349-355.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叶圣陶先生的日记,以及一些当事人的回忆资料等,对《新华字典》第一版的若干史实做了探讨。主要包括:语言学家魏建功先生等在20世纪40年代撰写的《编辑字典计划》是如何成为《新华字典》的编纂纲要的;魏建功先生与出版家叶圣陶先生如何共同领导编纂;《新华字典》第一版的排版、校对、审读、修订等情况。由出版家与语言学家合作编纂的《新华字典》标准高、范围广,其编纂意义已经上升到国家文化战略高度,因此《新华字典》第一版达到了较高的科学性、规范性与实用性,经过不断修订,成为现代汉语小字典的典范之作。
  • 崔颖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1, 23(4): 356-359.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少数民族文化典籍之满族说部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概述,从发文数量、发文刊物、发文时间、内容等方面进行全面统计和数据分析,讨论其研究特点和趋势。并从文化认同的视角出发,提出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视阈下开展典籍研究工作的建议。
  • 陈丽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1, 23(4): 360-361.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分析了跨文化交际在大学日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对日语教学的意义,并阐述了如何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拓宽大学日语的教学途径。课堂上融入文化背景知识,培养跨文化意识;树立平等且包容的文化观,提升跨文化敏感性;利用多种形式和资源, 提高跨文化技能。
  • 冯利源, 郭思思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1, 23(4): 362-366.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每一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状况决定着这一时期的主流思想,每一种思想又影响着艺术表现的内容与题材。在汉代文化审美传统形成的过程中,图像则是最直接的表现意识形态的产物,更接近一个民族审美精神的集体无意识领域,更加真实地再现当时的客观生活。通过对汉代各个历史时期不同风格图像的深层研究,结合同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可以更好地领悟到汉人审美观念中天人关系的原型构造。
  • 民族高等教育
  • 徐国凯, 张恩光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1, 23(4): 367-370.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产业学院是由制约其建设发展的多种要素组成的聚合体,每种要素都有自身确切的含义。只有对这些相对独立的要素及其含义加以充分的理解和把握,并精准施策,由点及面地稳步推进,才能够使产业学院的整体建设取得期望的成效。通过分析梳理影响产业学院建设成效的内外要素,提出“营造环境,强化内涵,精准施策,稳步推进”的整体建设策略和针对顶层设计、培养方案等要素的具体建设措施,以期为产业学院建设提供参考。
  • 杭晓明, 徐丹, 曹凯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1, 23(4): 371-373.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在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既是“双一流”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三全”育人的现实需求。针对价值塑造目标,以生物物理学硕士研究生的“生物物理学专业英语”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应用需求导向教育理念,选择合适的思政元素触发点,推进课程“隐性思政”的设计与融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
  • 郑世林, 朴慧敬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1, 23(4): 374-377.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高等院校承担使命任务的重要要求。以“薪酬管理”课程为例,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思政建设要以学生为中心,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课程建设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数字资源完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建设,实施混合式教学监督与评价,促进课程改革升级,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 郭嘉, 夏凌君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1, 23(4): 378-381.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落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通过对高校内部管理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情况和现状进行总结和反思,从加强领导、审计计划、审计重点、审计内容、审计通知、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审计结果反馈和审计评价九个方面,提出改进内部管理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建议,并对进一步推进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提出思考。
  • 马月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1, 23(4): 382-384.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在深入贯彻党史学习教育总体要求的目标下,针对大学生党员的特点,如何以理念、载体、方式创新为途径,有效提升其学习教育的自觉性,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为深入分析、回答此问题,构建了“学、信、悟、行”为一体的“沉浸式”学习模式,明确了增强大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自觉性的目标导向和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