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第2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5-03-15
  

  • 全选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何雄浪, 刘彦彤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5, 27(2): 97-106.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民族互嵌理论,从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五个维度展开机理分析,讨论相互嵌入的交际模式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促进作用,对社区视角下民族关系、民族交往等情况进行学理阐释分析,结合在Y市X多民族社区展开的田野调查,研究认为要在空间上打造和谐共生的结构,文化上建立交流互通的关系,经济上促进共富合作的配置,社会上维护民族团结的氛围,心理上培育共生共荣的观念,逐步实现各民族的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建设好、维护好、发展好中华民族共同体。
  • 宋卿, 王晓明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5, 27(2): 107-115.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金朝都统一职贯穿其政权发展之始终,不同性质的都统民族成分迥然不同。金初内外诸军都统与诸路都统具有较强的军政合一性,皆由女真人担任,呈现单一的民族特征。但随着都统性质发生变化以及金军内部对其他民族成分的吸纳,汉人、渤海人、契丹人以及奚人等进入都统之行列,其民族成分又走向多元。因此,仅具军事职能的都统在整体上得以保持女真为主、各族参用的结构,但在海陵、宣宗时期因受民族政策和政局变动的影响,非女真成分凸显。金朝都统的民族构成由单一走向多元,丰富了金军的作战手段和作战方式,促进了金朝境内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 杨光, 韩明莉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5, 27(2): 116-123.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以生态环境变迁为视角,探讨黑龙江沿岸原住民物候知识的演变规律及其蕴含的价值。分析黑龙江沿岸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与物候知识多样性之间互动影响,发现黑龙江沿岸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与原住民物候知识的演变有着相辅相成的共生性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调研法、文献法等手段,分析了黑龙江沿岸原住民的植物、动物、水文、气象等传统物候知识的演变特征,重点阐述了其区域性与多样性特征。同时指出,黑龙江沿岸原住民传统物候知识广泛应用于当地采集、渔猎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之中,这在黑龙江流域经济发展、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多重价值。正确认识黑龙江沿岸生态环境与原住民物候知识的变迁,揭示自然环境与人类智慧互动发展的科学规律,充分利用民间丰富的生态智慧,为推动边疆地区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有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 经济与管理
  • 周运兰, 吴羽单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5, 27(2): 124-132.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资本市场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企业管理者普遍存在采用更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方式操纵盈余,严重损害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选取2012-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ESG评级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表明: ESG评级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负相关,ESG评级越好,其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低;机制分析发现,良好的ESG评级能够通过缓解代理成本、提高分析师关注两个机制抑制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对于深刻认识ESG评级如何影响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以及更好地促进中国企业的ESG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于洁, 徐宏亮, 曲乐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5, 27(2): 133-140.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分析比较了不同社会制度背景下数字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与个性差异,比如都是以数据为新的生产要素、以数字平台为连接市场主体的新纽带、以数字技术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但是,二者发展的最终目的、主导力量、对当代人生存境遇的影响和对全世界的价值各不相同。得出中国应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外交诸方面因势利导,发挥优势,让数字经济成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 毛海军, 杨程雅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5, 27(2): 141-148.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利用2010-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基于个人和省份两个维度,使用OLS多元线性模型实证分析绝对收入、相对收入、社会公平感和休闲活动参与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相对收入、社会公平感均与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其中社会公平感是居民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绝对收入、休闲活动参与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在省级和个人层面存在不一致;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收入、社会公平感和休闲活动参与对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高于城市居民。因此,需要保障生活质量、创造多样休闲机会,切实增加居民对社会的公平感知,进一步提高生活满意度。另外,差异性影响结果也为针对性地制定城乡发展政策提供了参考价值。
  • 高强, 康迎辉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5, 27(2): 149-155.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函证程序的重要性及其执行中遇到的挑战,以CZ会计师事务所函证中心为例,综合分析与研究应用电子函证平台进行函证数字化与集约化处理模式给CZ会计师事务所函证中心所带来的影响。分析发现函证数字化与集约化处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函证业务的处理速度,降低操作成本。但函证数字化与集约化处理模式仍在安全性及约束性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针对性地对相关部门、事务所以及被审计单位等有关各方在电子函证平台应用过程中提出建议,以期推动函证数字化与集约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 国际商务
  • 张巨勇, 杜昭凝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5, 27(2): 156-161.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东北亚作为世界三大经济中心,其影响力重大。利用2014-2023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与其他东北亚成员国之间的出口贸易影响因素与贸易潜力进行实证分析。指出中国与东北亚进口国的GDP和加入RCEP协定对中国出口均有正面效应;而中国与东北亚进口国人口数量、距离和中国与东北亚进口国之间的人均GDP差值对中国出口则是起到了阻碍作用。阐述中国与成员国之间贸易联系密切,但与各国的双边贸易均属于潜力开拓型,有待进一步挖掘更多的贸易机会,从而在推动双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 李旻, 魏祥春, 岳海一, 艾雨橦, 殷宝敏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5, 27(2): 162-169.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大批传统实体零售企业逐渐加入转型升级的浪潮。以DSJT为例,分析了DSJT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业务模式的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然而,DSJT在数字化转型发展过程也面临技术基础薄弱、人才短缺、组织文化冲突以及市场动态把握困难等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技术基础与人才建设、调整组织结构与文化、关注客户需求与市场变化等建议。在此基础,总结了DSJT数字化转型发展对零售行业发展趋势的启示,为零售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创新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 文学
  • 纪秀明, 王清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5, 27(2): 170-175.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叙事伦理并非伦理法则在文本中的简单映射,而是伦理与叙事的互动互为。小说伦理的表达借助叙事得以实现,叙事形式技巧中又隐藏着伦理取向。《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以鄂温克族为叙述对象的小说,迟子建没有止步于对日常生活的直接描摹,而是更加注重挖掘日常表征下的伦理与价值。迟子建通过叙述视角转换、叙述者干预、叙事时空设置,别出心裁地将伦理意识和价值追求隐藏于不同的叙事形态中,从而寻求叙事形式与伦理诉求的完美融合。
  • 语言·文化
  • 侬群华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5, 27(2): 176-182.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以云南省红河南岸地区语言资源为研究对象,探讨该区域语言资源的多样性及其价值。分析红河南岸复杂的自然环境与语言文化多样性之间的依存关系,发现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与语言多样性呈现高度重叠,揭示了两者间的共生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语言谱系分类和数量统计,分析了区域内13种语言及方言的分布特征,重点阐述了红河南岸语言的区域化和多样化特征,包括汉藏语系和南亚语系的多语分布。同时指出,红河南岸丰富的语言资源在文化建设、经济发展和边境安全保障中发挥着多重价值。正确认识红河南岸语言资源及价值,科学保护与利用区域内丰富的语言资源,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同时对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论文
  • 文英熙, 侯晓丹, 尹敬爱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5, 27(2): 183-190.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的翻译分析框架,分析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中的典故韩译方法。研究得出,因遵循“以我为主,融通中外”的原则,《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中的典故韩译方法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必要时运用逐词翻译方法,并适时采用其他翻译技巧,使表达更加清晰流畅,以便目的语读者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