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第2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1-15
  

  • 全选
    |
    生命科学与环境资源
  • 明扬, 牛金海, 刘祥军, 刘树达, 王晨杰, 谭小康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5, 27(1): 1-5.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线筒式介质阻挡放电作用于山茶籽油制备等离子体活化山茶籽油(PACO),用ICCD对放电过程进行成像和采用发射光谱法对活性物种进行诊断,探索等离子体与山茶籽油的作用机制,并考察了杀菌活性和稳定性。研究发现将等离子体喷嘴置于山茶籽油中放电4 h,放电电压16 kV、放电频率6 kHz,以 He+O2为载气制备的PACO(PACO-4h)比未处理山茶籽油的碘值由84.5 g·100 g-1降至72 g·100 g-1,过氧化值由0.5 meq·kg-1增至164.3 meq·kg-1,而酸价由2.1 mg·g-1升至5.5 mg·g-1。制备的PACO-4h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较强的杀菌活性,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04 mm和14.53 mm,存放3~15天后仍然具有较强杀菌作用。PACO-4h对铜绿假单胞菌,沙门氏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等常见致病菌都有明显的杀菌活性。
  • 李梦宇, 蔡守远, 杨馨源, 徐麓凯, 李宪民, 金黎明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5, 27(1): 6-6.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由丁香假单胞菌的猕猴桃致病变种引起的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是一种对猕猴桃危害性很强的疾病,是目前猕猴桃产业急需解决的难题。当前用于防治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方法主要为化学方法,包括铜制剂、抗生素和植物激活剂,而这些方法存在一些缺陷。研究表明,部分微生物可以通过抑制致病菌的生长与传播来防治该病。本文综述了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致病原因、传播途径和化学、生物防治措施,并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防治提出建议。
  • 机电与自动化
  • 赵兴, 张军, 王军, 李博, 费继友, 韩耀辉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5, 27(1): 12-19.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当高速列车经过轨边声学检测系统时,列车轴承声源和传声器之间存在相对运动,使得采集到的信号与实际的声源信号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声学检测技术在信号的处理上存在多方面的技术难点。针对现有轨边声学检测系统难以在现场进行连续分析与调试,基于现有轨边声学检测系统,搭建轨边声学检测实验台。该平台可模拟列车轴承低速、加载工况下的运动声学信号,并对声学信号采集、存储与分析,通过静态与动态实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轨边声学检测实验平台结构设计合理、系统可靠,可以应用于轨边声学检测实验。
  • 卢佳兴, 吴慧媛, 苏航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5, 27(1): 20-27.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风电并网中负载不平衡引起的系统电压不平衡情况下,级联STATCOM直流侧电压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电压分层控制实现直流侧电容电压均压的技术方法。LCL型级联STATCOM结构在负载不平衡工况下系统电压存在正、负序分量,采用广义二阶积分器法可对正、负序分量进行分离,在此基础上,采用正负序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可实现全局的稳压控制。同时,采用注入零序电压的方法实现相间的均压控制,采用误差叠加的方法对相内电压均压,大大改善负载不平衡引起的系统电压不平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实现电压的动态补偿,提高系统并网的稳定性。
  • 常胜, 杨静萍, 姚永康, 司嘉奇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5, 27(1): 28-35.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车间生产企业对数量众多的车间环境的监测需求,采用工业物联网技术结合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对车间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在各车间采集点布置数据采集终端实时采集车间环境数据,并通过Lora无线通信方式将终端采集的车间环境数据传输至边缘网关;在边缘网关部署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提出一种两级融合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旨在提高多源数据融合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监测效果理想,融合算法结果可以反映车间环境状况,为企业车间环境监测提供一种有效解决方案。
  • 土木建筑与设计
  • 吕强, 商周媛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5, 27(1): 36-40.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中国城市发展进入深化阶段,在粗放式增长模式下形成的大连向应公园园区景观显露出与时代发展和需求相脱节的问题。研究场地功能、场地结构及场地动线,并对这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阐述了园区景观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运用景观叙事的理论与方法重现或升华场地文化精神,唤醒使用者记忆并引发情感共鸣,建构空间与人的依恋关系并提升行为体验感。以期为城市公共空间合理更新优化提供相应策略。
  • 计算机信息与通信
  • 尚焕然, 王存睿, 战国栋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5, 27(1): 41-46.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石鼓文识别问题,提出了采用多尺度融合的识别网络,并使用自建的石鼓文数据集进行单字识别的实验与分析。该网络通过引入坐标注意力作为EfficientNetV2-S的注意力模块,提高了石鼓文的识别准确度。引入多尺度融合模块,提取不同尺度的石鼓文全局特征并融入识别网络,增强了模型的泛化能力,从而提升了对临摹版石鼓文的识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对原石鼓文拓片的识别率达96.76%,对吴昌硕临摹版石鼓文的识别率为90.12%。证明该网络在石鼓文原版及临摹版中的识别能力优于其他网络,解决了石鼓文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识别问题。此外,自建的石鼓文数据集也为后续的石鼓文相关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
  • 王静博, 王存睿, 战国栋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5, 27(1): 47-52.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一种基于t-SNE(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降维、稀疏学习特征提取与欧氏距离相似度分析的书法字体比较方法。首先,通过t-SNE对高维字体样本数据进行降维,找出潜在的流形结构;然后利用稀疏学习从降维后的数据中提取关键特征,进一步表征三种字体的风格特性;最后基于欧氏距离计算不同字体间的相似度,量化书法风格的异同。实验结果表明:爨宝子、隶书和楷书在流形空间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分布特征,同时在部分区域存在显著重叠,验证了三种字体在书法风格上的相似性。
  • 廖丹青, 王存睿, 战国栋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5, 27(1): 53-58.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在使用深度学习辅助计算机字库生成汉字的过程中,常面临笔画黏连、笔画错误和风格细节不足等问题。为了提高生成模型的质量,结合字体设计行业的实际需求,构建了包含71种笔画、1 960个汉字字符的笔画标注数据集。该数据集涵盖了不同结构和复杂度的汉字,71种笔画是在GB13000.1标准的32类笔画基础上结合行业实际扩展出来的类别。使用Labelme工具对数据集进行人工标注,并将标注的汉字图像生成的JSON数据转换为VOC格式,最终得到8位笔画图像数据集。通过使用FCN、U-Net和SegNet对数据集进行测试,并将原始图像与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预测效果良好,且评价指标MPA、MIoU及FWIoU所得数值均良好,证明了该数据集的有效性。
  • 杨坤, 王存睿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5, 27(1): 59-65.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中文字体结构复杂使得识别率偏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通道注意力的中文字体风格多标签分类算法。在字体图像编码器和文本编码器中引入了通道注意力机制,以加强对字形关键特征的提取和无关特征的抑制;同时在文本编码器构建了风格词向量的相关矩阵,增强字体风格语义关联性;通过融合图像编码器和文本编码器的特征信息,形成融合的特征表示。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在平均精度均值(mAP)指标上相较于CNN提升了8.35%,相较于ResNet101提升了6.41%,相较于GATN提升了0.64%。此外,模型通过字体风格预测验证了模型的良好泛化能力,提出的算法在中文字体风格多标签分类任务中优于传统方法。
  • 陈芯芯, 石华岳, 王存睿, 战国栋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5, 27(1): 66-71.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一种汉字字体分类方法,构建CNN和Transformer的双分支模型,利用ResNeSt和Swin Transformer作为两个特征提取分支,并在每一层中引入特征融合模块,有效捕捉汉字字体的局部和全局特征;引入级联分类,先对字体的大类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大类进行细分类。在包含104类汉字字体图像的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并与其他分类网络进行对比,本模型在汉字字体分类识别中准确率达到98.51%。结果验证了本模型在处理类间差异较小的汉字字体分类任务中的有效性,为解决汉字字体版权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
  • 现代高等教育
  • 赵轶男, 那立艳, 鄂爽, 支德福, 张树彪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5, 27(1): 72-76.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对物理化学课程内容理解不深入、兴趣不浓厚等问题,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以科教融合为理念,以研促教,将教学内容与国家战略发展前沿相联系,将新理论、前沿技术和教学团队科研成果融入物理化学课程理论教学。科教融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使学生深刻理解物理化学知识点,了解其在科学研究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探索创新精神和科技兴邦的家国情怀。通过科教融合模式进行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 孔纲强, 高凌霞, 孟永东, 王乐华, 邓华锋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5, 27(1): 77-81.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路基工程是交通工程、土木工程等本专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面向交通工程、土木工程行业需求,按照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逆向设计路基工程实践教学目标,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结合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基于MARI-CDIO的教学改革方案。以德育(Moral)、能力(Ability)、责任(Responsibility)和应用创新(Innovation)为准则,对路基工程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考核评价形式等环节进行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优化,并探讨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改革;以期实现一流课程内涵建设、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
  • 张万筠, 董玉瑛, 邹学军, 崔玉波, 孙红杰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5, 27(1): 82-85.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为促进学生知识运用、技能提高和价值观培养的全面发展,基于OBE教育理念,将专业前沿问题与经典理论结合、理论与实验结合、实验与实践结合及实践与应用结合四个模块嵌入相关课堂和课程群体系,形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系统性方案并持续推进。多元化模块的课堂和课程群建设,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革命和教育教学改革,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
  • 门磊, 李中玉, 李春斌, 金黎明, 弓晓杰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5, 27(1): 86-91.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药理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系统性强、知识面广、发展迅速的特点。探索专业课程在教学和育人方面的守正创新方法,有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高级人才。课程团队结合所在院校的教学特点,按照“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OBE理念,探索面向制药工程专业以问题为导向的“药理学”教学创新模式,结合虚拟实验教学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融入敬业、责任、法制等思政元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道德水平,培养实用型制药工程人才。通过灵活教学方式的运用,课程整体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课堂教学与创新训练的融合探索,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 王荟, 罗丽萍, 林丽容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5, 27(1): 92-96.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课程思政是三全育人的系统工程,“体育心理学”作为体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有助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体育心理学”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体育心理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内在关联,提出教师应具备的课程思政能力要求,对课程思政理念下“体育心理学”的教学建构提出若干建议并阐述其预期成效,以期推动课程思政教育的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