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第1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5-07-20
  

  • 全选
    |
    民族学
  • 李晓峰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289-294.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土族文学史》的编写、分期及其文学观、文学史观等问题。《土族文学史》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土族文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对土族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论述,特别是对土族民间文学的《格赛尔》以及史诗、神话、传说等民间文学经典作品进行了全面分析。体现出编者的整体文学观和文学史观,填补了土族文学历史研究中的空白。
  • 苏珊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295-299.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台湾原住民文学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经历了从单一、自足的“原住民性”的建构到多元、敞开发展的过程,引起了海峡两岸学者对原住民文学研究的热潮。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梳理近年来有关台湾原住民文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还原台湾原住民文学“山海文学”的文学原貌。
  • 阿荣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300-304.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苏尤格主编、1995年出版的蒙文版《蒙古族文学史》(当代)和特·赛音巴雅尔主编、1999年出版的汉文修订版《中国蒙古族当代文学史》是研究蒙古族当代文学的重要著作。两部文学史的编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体例严谨,内容丰富,材料充实,批评视角多样,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广泛吸纳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诸多成果。这两部文学史的编写特征体现出不同编者的撰写风格,反映出学界对蒙古族文学的认识以及蒙古族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规律。
  • 杨一男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305-309.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编纂学角度审视《满族文学史》,回顾其国家行为与集体行为相结合的编写筹备工作。指出《满族文学史》的分期方法为“朝代法”,作家文学选择比例较大,评价立场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基本立足点等编纂特征,同时也论及本书过分看重社会思想性等问题。
  • 张玉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310-313.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的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一个总的文学进程,包含着一系列划时代的转变:由口头文学向书面文学的转变、由民间文学向作家文学的转变。同由彝族作家苏晓星执笔的1981版《苗族文学史》和2003版《苗族文学史》在书面文学的编排方面呈现较大差异,拟从断代分期、文体分类、评价要素等方面对两部文学史中的书面文学部分加以比较,并通过对比探究编者书写背后隐藏的现代性思想意识形态。
  • 李柯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314-317.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不同版本《纳西族文学史》中神话的继承性和差异性,以此来探究形成差异性的原因以及纳西族神话在《纳西族文学史》中的意义。
  • 田梦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318-321.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对达斡尔族文学的研究日益增多,主要集中在其民间文学、具体作家作品分析研究,而对其文学史领域的探讨相对较少。在搜集、整理达斡尔族文学史相关文献和其当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拟以达斡尔族当代小说研究为切入点,对不同版本达斡尔族文学史进行比较分析,探寻其不同版本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并发掘、分析其内在成因。
  • 孙静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322-325.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晋书》“载记”的记载,阐述4世纪初期,匈奴刘渊建立了汉赵政权,由此开启了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的历史。为了巩固和加强统治,刘氏一族积极学习汉文化,并且接受了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指出汉文化的习得与实践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胡汉分治的政治体制对刘氏学习汉文化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从而影响着他们学习的广度与深度。
  • 余浩然,褚好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326-334.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从语言研究、音乐舞蹈、教育体育、神话与文学、宗教社会、民间技艺与文化遗产几个层面,梳理了近10年鄂伦春族文化研究的成就,以期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有所助益。
  • 管理学
  • 王艳平,程玉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335-339.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深度休闲与旅游体验的可替代性,即两者具有等同性质。在不否认旅游体验很重要的前提下,认为异地性与暂时性规定了旅游的体验特征,而体验又构成了旅游研究的核心基础。从学术质疑角度讨论了旅游体验的负影响,讨论了深度休闲与旅游体验的异同所在,认为深度休闲至少可以部分地替代旅游体验,如此可在包含休闲在内的更广泛的视野中去认识旅游,可持续化发展旅游,丰富旅游基础理论内涵,提升基础理论研究的应用价值。
  • 王恒,李若楠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340-343.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系统分析了旅顺开发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山地资源、海滨资源、岛屿资源、温泉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几个方面。同时,通过区位条件、区域交通、客源市场、区域经济、发展机遇等几个方面对旅顺开发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基于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结合旅顺开发区的实际情况,对区域开展生态旅游提出了相应对策。
  • 刘淑华,李鸿,李京诺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344-347.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辽宁省某市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现状调查和分析,发掘现阶段影响民间资本投资该领域的深层次、共性问题,并结合当今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环境,提出构建科学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积极培育文化市场扩大消费需求,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提升文化产业盈利水平,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完善地方各项配套政策机制,帮扶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对策。
  • 郭锦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348-350.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金融体系不健全、机制缺乏动力、服务水平低下等导致欠发达地区农村融资难,这已经成为妨碍经济增长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推进金融体系改革、优化欠发达地区金融资源的配置,对刺激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至关重要。
  • 吴萌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351-355.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辽宁省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评价,依靠会计信息系统,从利益相关者视角构建了一套基于财务指标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建立了评价模型并利用因子分析对辽宁省39家A股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践行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基于分析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
  • 唐学军,陈晓霞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356-359.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西藏自治区不仅蕴藏着大量的矿物能资源,还蕴藏着丰富的水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大力发展西藏自治区的清洁可再生能源资源,能够进一步降低西藏自治区对传统矿物能资源的依赖,加快西藏自治区能源消费结构的变革。通过分析客观自然环境对西藏自治区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的影响,进而认清西藏自治区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的内在动因及外部条件,从而试图提出实施西藏自治区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的发展战略,这对西藏自治区能源消费结构的低碳化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 文学
  • 王莉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360-362.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认为孙惠芬的小说《生死十日谈》的意义是在心理学的荒芜之处探寻心灵,为每个乡村个体生命寻找存在的理由,真诚地呈现了乡村个体的精神空间。作家用独特的视角和温暖的讲述为乡村个体生命代言,为每个自杀的当事人及其亲属写下各自的故事,呈现了乡村人的尊严、活法和信仰。甚至可以说,是孙惠芬的书写让世人知道他们曾经存在过。这是孙惠芬作为一个作家对生命和尊严的贡献。
  • 南春爱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363-367.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以朝鲜近代小说的中国因素为研究内容,以安寿吉的长篇小说《北间岛》为重点研究对象,对作品中的中国大众化辱骂语进行了分析,以了解朝鲜近代小说的中国因素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和其所包含的文化意义。
  • 张丽红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368-370.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提出把古代文学作品还原到文化语境中,才能真正阐明其意义和价值,从而突破传统的讲解模式。可以在各时代的文化语境中把握作品的主题,在各种文化信息中阐释作品的内涵,突破传统的雅俗文化界限,在民间文化的立场上解读民间特色鲜明的作品。
  • 语言?文化
  • 杨艳华,王文妍,德庆卓玛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371-374.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主要研究英译本《满格木莫日根》中的独特赫哲族文化图式以及赫哲族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出译者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可多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旨在更好地传播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增进不同民族间的相互理解,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 宋晓念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375-378.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在梳理《西游录》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宗教”一词在传统文化中与现代学界不同的含义,解读不同语境下“三教”词义的不同内涵及其在作品中的表述,辨明耶律楚材对老庄道家思想的尊重与对道教鬼神思想的贬斥,指出其“三教”观念中包含的是道家而非道教,进而厘清《西游录》中对全真教的攻讦无碍于他所表达的三教平等并行的思想。
  • 吕爱军,崔颖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379-381.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文化典籍中文化词的翻译,提出七种处理方法,即直译、音译、替代、意译、直译加注、释译、译出基本含义。这七种方法遵循的翻译原则是:既能表现出原文的文化风格,又能符合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从而实现不同民族的相互沟通与交融。
  • 政治与法律
  • 陈宪章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382-385.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回顾了“五观”教育的提出和完善过程,阐述了“五观”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以及新时期民族院校加强“五观”教育的意义。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五观”教育,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要求,可以有效增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增进各民族大学生服务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 史明涛,张利国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386-389.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认为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发展面临的新变化直接影响了党员发展质量。分析了当前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围绕党员发展的主要环节,从源头关、入口关、转正关、教育关、输出关等方面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夯实党员发展基础。
  • 徐丽曼,袁飞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390-393.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以民主、自由、人权为核心的“普世价值”思潮具有极强的迷惑性,论述了其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政治认同所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影响。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准确把握“普世价值”思潮的内容和实质,批判其理论根基和价值基础,坚持“疏”“导”结合,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抵制错误思潮的能力。
  • 马爱杰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394-397.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进行土地改革,决定土地改革成败的关键是乡村动员。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进行乡村动员的方式,包括政策宣传、诉苦、挖“浮财”、划分阶级成分等。通过乡村动员有效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 刘灵芝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398-400.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中国高等院校法学教育的发展总体上促进了法律职业发展,但还存在着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脱节、国家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不协调等问题。应当进一步改革法学教育培养模式,使法学教育与国家司法考试形成良性互动,并逐步改革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录用制度,促进法官、检察官录用制度与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分离,使中国法治建设人才素质不断提高。
  • 李荣梅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401-405.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依法反腐”成为必由之路,提出依法反腐首先要加快反腐败国家立法。关于推进中国反腐败国家立法的模式,宜采用多数专家学者主张的集中立法模式,即针对腐败进行专门立法。在此前提下,制定统一的反腐败法典应尽快纳入立法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的基本思路是坚持“立法先行”与“立改废释”并举,做好制定反腐败法典的顶层设计,同时应抓紧制定单行反腐败国家立法。此外,修改完善散见于其他部门法的反腐败法律规定,以充分发挥其他部门法的作用。
  • 教学研究
  • 刘国军,张桂珍,徐丽曼,李海鹰,陈晶华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406-408.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认为在思政课教学中需要处理好以下六个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好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好每门课程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三是正确处理好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四是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五是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六是正确处理好标准化教学与差异化教学的关系。
  • 刘秀玲,黄凌宇,朱瑞雪,苗芳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409-412.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慕课不仅带来对高等教育传统课程的冲击,同时也为提升传统课程教学产生契机,更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带来了新的可能。了解慕课及其发展,明晰慕课对比传统课程的优劣势,采取建设慕课、利用慕课资源混合教学和将慕课设为选修课程,有助于逐步提升高校课程建设水平。
  • 宋君,张雪莹,陈立华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413-416.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数理统计法,经过专家的三次筛选、论证,构建了高校健美操专业教师教学技能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高校健美操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级评价指标7项,二级评价指标38项。
  • 黄凌宇,刘秀玲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417-420.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和企业对国际化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以及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已成为商学院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因此,商学院的课程设置应与国际规则同步,在案例分析、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创业训练、实践环节等方面应有所突破;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需要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创造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以提升商学院的国际竞争力。
  • 苏凯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421-424.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影像测量与解析的方法,以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优秀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来获取实验状态下运动员疾跑技术的运动学参数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运动学方法对中国优秀速度轮滑运动员疾跑技术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准确地反映现阶段中国速度轮滑运动员疾跑技术的特点和水平,为提高该项目竞技能力提供新的训练参考。
  • 马慧芳,刘英蘋,刘莹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425-428.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在GILT产业下,本地化翻译活动已经成为翻译的主流。培养优秀的翻译人才来满足本地化迅猛发展的需求,将是大连市经济繁荣发展的有力支撑。在本地化背景下大连市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对策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值得关注的课题。
  • 阎婧祎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 17(4): 429-432.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分析了中国大学同质化现象的两面性,并以组织的视角厘清大学同质化的产生原因。从办学理念、办学自主权、专业设置、分类评价以及大学文化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议性的改善策略,以期为中国大学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